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: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——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(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)
第一人週刊編者按:
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的緣由
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在1748年至1756年之間第一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,羅蒙諾索夫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人。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因此成就,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。

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: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——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(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)

 

第一人週刊編者按:

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的緣由

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在1748年至1756年之間第一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,羅蒙諾索夫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人。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因此成就,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。

 

姓名: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(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)  

英文名:Mikhail Vasilyevich Lomonosov  

國籍:俄羅斯  

職業:科學家、化學家、物理學家、詩人、教育家  

成就:發現質量守恆定律,奠定現代化學基礎;在多個科學領域做出開創性貢獻  

榮譽: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,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 

 

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時間

 

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於18世紀中葉發現並提出質量守恆定律,具體時間在1748年至1756年之間。這一發現是他通過實驗和理論推導得出的重要科學結論。

 

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詳情

 

羅蒙諾索夫的質量守恆定律是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基礎之一,其核心內容如下:

 

1. 實驗背景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通過一系列化學實驗,特別是金屬煆燒實驗,觀察到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後的品質關系。  

   - 他發現,金屬在煆燒後品質增加,而空氣的品質減少,這表明物質並未消失,而是發生了轉化。

 

2. 理論內容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提出:“自然界中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這樣的:一個物體失去多少,另一個物體就增加多少。”  

   - 這意味著在封閉系統中,物質的總品質在化學反應前後保持不變。

 

3. 科學意義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的質量守恆定律為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礎,推動了化學從定性描述向定量科學的轉變。  

   - 他的發現比拉瓦錫(Antoine Lavoisier)的類似理論早了近30年,但由於語言和傳播限制,其貢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被國際科學界廣泛認知。

 

4. 實驗驗證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通過精確稱量反應前後的物質品質,驗證了品質守恆的普遍性。  

   - 他的實驗方法為後來的科學家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
 

---

 

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的主要經歷

 

1. 早年生活與教育  

   羅蒙諾索夫於1711年11月19日出生於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省的一個漁民家庭。他自幼展現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望,徒步前往莫斯科求學。

 

2. 學術生涯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在莫斯科斯拉夫-希臘-拉丁學院和聖彼得堡科學院接受教育,後赴德國馬爾堡大學深造。  

   - 他在化學、物理、天文學、地質學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就,提出了質量守恆定律的雛形。

 

3. 科學貢獻  

   - 羅蒙諾索夫是俄羅斯科學院的活躍成員,推動了俄羅斯科學的發展。  

   - 他在化學、物理學和自然哲學領域的研究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礎。

 

4. 晚年與影響  

   羅蒙諾索夫於1765年4月15日去世。他的科學發現和理論對俄羅斯乃至世界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 

 

米哈伊爾·羅蒙諾索夫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思想家,他提出的質量守恆定律為現代化學和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,被譽為“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”。

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 更多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