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人週刊:數學會圓術第一人——沈括(Shen Kuo)
第一人週刊編者按:
沈括被譽為“數學“會圓術”第一人”的緣由
中國科學家沈括在1088年左右第一個發明了數學“會圓術”,沈括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數學“會圓術”的人。沈括因此成就,被譽為“數學會圓術第一人”。
姓名:沈括(Shen Kuo)
國籍:中國(北宋時期)
職業:科學家、數學家、天文學家、政治家
成就:第一個發明了數學“會圓術”,為幾何學和數學計算提供了重要工具、被譽為“數學會圓術第一人”
榮譽:被譽為“中國科學史上的巨人”,其著作《夢溪筆談》是中國古代科學的重要文獻
數學“會圓術”的發明時間
沈括在11世紀(具體為1088年左右)發明了數學“會圓術”。這一發明標誌著數學和幾何學研究的重大突破,為後來的數學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數學“會圓術”的詳情
“會圓術”是沈括發明的一種用於計算圓的性質和幾何關係的方法,其核心內容包括:
1. 圓周率計算:沈括通過實驗和計算,提出了更精確的圓周率值,改進了前人的計算方法。
2. 圓的性質研究:他研究了圓的切線、弦和弧的關係,提出了“會圓術”用於計算圓的幾何性質。
3. 幾何應用:沈括將“會圓術”應用於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研究,用於計算天體的運行軌跡和地理距離。
沈括的“會圓術”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,還為後來的數學和幾何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。他的研究成果被記錄在其著作《夢溪筆談》中,成為中國古代科學的重要文獻。
沈括的人生履歷
沈括(1031年-1095年)出生於中國北宋時期的錢塘(今浙江杭州),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、數學家和政治家。他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,成為北宋朝廷的重要官員。
沈括的職業生涯始於對科學和政治的研究。他在擔任地方官員期間,廣泛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貌和自然資源,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。1088年,他完成了《夢溪筆談》,系統地總結了他的科學發現和理論。
沈括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和政治改革,儘管他的許多理論和發現並未在當時得到廣泛認可,但其科學精神和創新思想對後來的科學家和學者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的貢獻不僅推動了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,還為全球數學和幾何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沈括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和數學家,他發明的數學“會圓術”徹底改變了數學和幾何學研究的格局。通過圓周率計算、圓的性質研究和幾何應用的結合,沈括為數學和幾何學的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,沈括被譽為“數學會圓術第一人”。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小數點第一人——約翰·納皮爾(John Napier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5月總第36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跳頻擴頻技術第一人——海蒂·拉瑪(Hedy Lamarr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5月總第35期
香港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設計兩栖直升機第一人——伊戈爾·伊萬諾維奇·西科斯基(Igor Ivanovich Sikorsky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4月總第34期
香港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第一人——米哈伊爾·瓦西裏耶維奇·羅蒙諾索夫(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)
香港第一人週刊2025年4月總第33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電磁電報機第一人——巴維爾·利沃維奇·席林(Pavel Lvovich Schilling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4月總第32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二氧化碳雷射器第一人——查爾斯·庫馬爾·N·帕特爾(C. Kumar N. Patel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3月總第31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可攜式滅火器第一人——喬治·威廉·曼比(George William Manby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3月總第30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萬有引力定律第一人——艾薩克·牛頓(Isaac Newton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3月總第29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等離子體第一人——歐文·朗繆爾(Irving Langmuir)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2025年2月總第28期
第一人週刊封面人物:彩色即時成像技術第一人——埃德溫·赫伯特·蘭德(Edwin Herbert Land)
第一人週刊2025年2月總第27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