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——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(Arogyaswami J. Paulraj)
第一人週刊編者按:
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的緣由
印度電氣工程師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在1992年第一個發明了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,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的人。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因此成就,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。



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——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(Arogyaswami J. Paulraj)

 

第一人週刊編者按:

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的緣由

印度電氣工程師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在1992年第一個發明了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,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的人。阿羅吉亞斯瓦米·J·保拉吉因此成就,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。

 

- 姓名:Arogyaswami J. Paulraj  

- 國籍:印度  

- 職業:電氣工程師、教授、企業家  

- 成就: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的發明者,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 

- 榮譽:2014年獲得馬可尼獎(Marconi Prize);2011年獲得IEEE亞曆山大·格拉漢姆·貝爾獎章(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);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(2006年);印度國家科學院院士;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。 

 

Arogyaswami J. Paulraj 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的基本概念。  

- 關鍵時間點:1992年,Paulraj 首次提出了MIMO技術的理論框架,並在1993年申請了相關專利。  

- 技術成熟:MIMO技術在21世紀初逐漸成為4G和5G無線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。

 

MIMO技術的基本原理:  

MIMO(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)技術通過在發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個天線,利用空間分集和空間複用,顯著提高無線通信系統的容量和可靠性。  

- 空間分集:通過多個天線傳輸相同信號的不同副本,提高信號的抗干擾能力。  

- 空間複用:通過多個天線同時傳輸不同的數據流,大幅提升數據傳輸速率。

 

技術突破:  

Paulraj 的創新在於發現了多天線系統在無線通道中的潛力,提出了利用多徑傳播(通常被視為干擾)來增強信號傳輸效率的方法。這一發現徹底改變了無線通信的設計思路。

 

應用領域:  

MIMO技術已成為現代無線通信標準(如Wi-Fi、4G LTE、5G)的核心技術,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、物聯網、衛星通信等領域。

 

Arogyaswami J. Paulraj 的主要經歷與創新時間線

 

- 1944年:出生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。  

- 1960年代:在印度海軍服役,從事電子工程相關工作。  

- 1973年:獲得印度理工學院(IIT Delhi)電氣工程博士學位。  

- 1980年代:在印度海軍研究機構工作,專注於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。  

- 1991年:移居美國,加入斯坦福大學,擔任教授並開展無線通信研究。  

- 1992年:提出MIMO技術的基本理論框架。  

- 1993年:申請MIMO技術相關專利。  

- 1999年:創立Iospan Wireless公司,推動MIMO技術的商業化。  

- 2000年代:MIMO技術被納入4G LTE和Wi-Fi標準。  

- 2014年:因MIMO技術的貢獻獲得馬可尼獎。  

- 2020年代:繼續致力於6G通信技術的研究與發展。

 

Arogyaswami J. Paulraj 是無線通信領域的先驅,他發明的MIMO技術徹底改變了現代通信系統的設計方式,為高速、高容量的無線通信奠定了基礎。他的貢獻不僅推動了4G和5G技術的發展,也為未來的6G通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。Paulraj 的成就不僅體現在科學研究上,還體現在他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化努力中。他的工作對全球通信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,被譽為“多輸入多輸出(MIMO)技術第一人”。

 


香港《第一人》週刊 更多精彩內容